当前各类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,为规范有关业务实施 ,自然资源部正式发布了《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》(TD/T1068-2022)(以下简称《规程》) 。
一 、总体要求
一般规定 :
●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规划设计 、资金管理 、工程实施 、监测监管 、竣工验收 、绩效评价和综合成效评估等的基本依据 ;
●遵循“三线”管控要求 ,与各级相关专项规划充分衔接 ;相关图件符合自然资源“一张图” 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“一张图”和建设的管理和应用要求
●达到可行性研究有关技术要求 ;
●一般由市级或县级政府或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,工程范围跨行政区域的由上一级政府或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;
●因国家政策和相关规划的调整 ,以及适应性管理的需要 ,可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相应调整或重新编制 。
编制原则
●系统性。坚持系统观念 ,符合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 、系统修复 、综合治理的要求 ;
●针对性 。坚持问题导向 ,以解决工程范围生态问题为核心 ;
●科学性 。按照节约优先 、保护优先 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,以水资源为刚性约束 ,坚持宜乔则乔 、宜灌则灌 、宜草则草 、宜湿则湿 、宜耕则耕 、宜荒则荒 ,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要目标 。
●可行性 。工程范围和实施区域明确 ;目标任务可量化 、可考核 ;实施措施科学合理经济 ;生态效益明显 。建设内容符合自然资源领域资金支出方向 。工程投资测算科学 、合理 ,资金筹措来源明确 、有保障 、可平衡 ,符合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责任划分 。
二 、编制流程
三 、编制核心要点
(一)多方法确定参照生态系统
综合工程建设规模 、自然地理条件 、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等 ,采用类比 、推演等方法为各个受损生态系统确定参照生态系统 。从自然地理条件 、物种组成 、生态系统结构 、生态系统功能 、生态胁迫 、物质能量外部交流等方面设定参照生态系统关键属性指标 ,并阐明参照生态系统关键属性指标的状态 。
生态系统关键属性表
(二)分尺度生态问题识别与诊断
从大尺度向小尺度或从小尺度向大尺度进行梯度分析 、类比分析 、综合评判 ,分析评价区域生态空间格局 ,生态系统质量及服务功能 ,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及栖息地状况 ,科学诊断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、敏感性 ,以及受损的面积、分布 、程度 。并针对不同层次解决的问题及保护修复目标 ,确定各尺度上开展的工作 。
(三)生态保护修复模式的选择
在保护修复单元内 ,根据现状调查 、生态问题识别与诊断结果 、生态保护修复目标及标准等 ,遵循“自然修复为主 、人工修复为辅”的原则 ,确定各类型生态保护修复单元的保护修复技术模式 。技术模式一般包括保护保育 、自然恢复 、辅助再生 、生态重建等 。一个生态保护修复单元内可选择一种或多种模式 。
各单元保护修复模式及措施选择方法及要求
四 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命名规则
●工程命名
行政区域名称(如 ,XX省XX市XX县)+国家重点生态区名称+地理单元名称+工程类型 。例如 :“山西+黄河重点生态区+汾河中上游(忻州-太原段)+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” 。
●生态保护修复单元命名
次级自然地理单元+主要生态问题或治理重点+保护修复单元 。例如 :“汾河上游万辉沟+水土流失(或水源涵养)+保护修复单元” 。
●子项目命名
生态保护修复单元+行政区名称+生态修复项目类型(或者 :行政区名称(如 ,XX市XX县XX乡)+生态修复项目类型) 。例如“汾河上游万辉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单元+静乐县+农田整治项目(或者 :静乐县+土地综合整治项目)” 。
上一篇 :知识卡片丨临时用地z6尊龙凯时要了解……
下一篇 :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要点概述